推动科学与艺术相融合 拓展影视学科的边界

来源:光明网

科技推动社会发展,探索人类心灵。如今,人工智能不但能够让机器像人一样看见、听懂,还能像人一样思考、创作,成为人的延伸。

艺术领域也在不断尝试与科学携手,打开人类大脑的“黑箱”。日,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诸廉团队,采用行为与脑电 (EEG) 技术结合的研究方法,尝试探索不同类型的演员如何影响受众对影视剧的观看意愿以及情感激发。

流量还是实力?主旋律剧演员选角的困境

演技精湛且话题度高的演员必然是影视制作方心中的理想选择。但现实中,制片方往往需要在演技精湛但在年轻人中知名度不高的实力演员,以及年轻人趋之若鹜但演技的流量演员中进行抉择,谁更能吸引广大较年轻受众?

脑科学技术为此提供了解决的路径。诸廉表示,“脑科学技术可以帮助打开观众大脑的‘黑箱’,准确捕捉他们在观影过程中的情感变化,以及他们观影体验的内隐过程。”这些有助于影视制作方进一步了解受众偏好,洞察受众情感。

该项研究的行为学结果显示,受众更喜欢观看由实力演员出演的主旋律影视剧。特别是在主旋律电影中,相较于流量演员,观众对于实力演员出演的电影观影意愿更强烈。脑科学结果显示,相较于流量演员,实力演员出演主旋律剧更小地激发了受众表征情感唤醒的P3与晚期正成分(LPP)振幅,同时受众大脑前额皮层与正情绪相关的theta脑电波功率也更为强烈。行为学与脑科学结果相互印证,解释了演员类型影响受众观看主旋律影视剧的偏好,实力演员比流量演员更能激发受众情感,提升观众的观影意愿,更大概率地获得更好的票房及传播效果;而流量演员担纲主旋律剧,匹配度差,反而会造成观众强烈的认知冲突,削弱他们的观影意愿。

“神经影视学”——影视研究新方向

这项研究揭示了演员类型影响主旋律影视剧观影行为的心理和神经机制,相关论文目前已在SSCI二区综合期刊“Frontiers in Psychology”上发表,也是第一篇采用脑科学技术研究影视剧选角问题的论文。诸廉表示,该项研究属于影视学与脑科学有机结合的跨学科研究,是推动影视研究向科学化方向发展的一次重要尝试。

“一部好的影视剧作品,需要以情动人,引发观众的共情共鸣,”诸廉说,“但情感是复杂、抽象、难以用语言进行准确描述;同时它又是一种体验感知,无法简单衡量的复杂概念。”想要精准捕捉、客观呈现受众观影过程中的情感的动态变化过程,传统的受众研究就略显不足了。

脑科学作为一个技术不断迭代、理论不断创新的新兴学科,能够帮助突破影视受众研究的瓶颈。自普林斯顿大学教授Hasson于2008年首次提出神经电影学开始,年来已有不少学者开始尝试推进影视学与脑科学的交叉融合。例如,国内外都已经有研究通过观众观看电影预告片时的β与γ频段的神经振荡强度准确预测票房。

“脑科学技术可以帮助影视受众动态情感研究从经验总结、调查反馈向科学评估测量全面转向。”诸廉认为,“通过探索人类认知背后的脑机制,实时、准确测量个体心理过程和潜意识反应的独特优势,可以发现人类接受信息刺激时的普遍差异,记录情感变化过程的数据,捕捉受众动态非线的情感变化过程。结合传统研究方式,这将为影视学界与业界提供更为详尽的证据补充,推动科学与艺术相融合,拓展影视学科的边界,为学界和业界提供新的研究范式与思路。”

推荐

热点更多》

关闭

快讯更多》

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