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工科” 我省正发力

来源:

新工科专业,是以互联网和工业智能为核心,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等相关的工科专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加快发展“新工科”,培养更多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策。省教育厅日前印发《河南省本科高校“新工科”专业重塑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加快从工科到“新工科”的转型步伐。

我省在“新工科”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方案》实施将着力解决哪些传统工科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要实现哪些目标,为“十大战略”实施和现代化河南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6月14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新工科”建设进展如何

2017年2月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省教育厅也在主动探索。聚焦省委省政府实施“十大战略”和战略性主导、新兴、未来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推进高等教育“三个调整优化”、探索实践新工科建设。

2020年以来,我省高校撤销本科专业点113个,停招本科专业点(方向)629个,同时新增本科专业点290个,其中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相关专业增量超过了60%;新增建设了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省级未来技术学院6个、省级特色行业学院46个、重点现代产业学院23个,工业软件学院7个、工业设计学院14个,鲲鹏产业学院25个、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20个,人工智能产业学院7个。

“新工科”建设目标是什么

“推进实施本科高校‘新工科’专业重塑升级专项行动,是为了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破解学科交叉融合不够深、新的工科领域探索实践不足,新工科专业设置不够科学有力、育人成效不够明显,传统工科专业的改造升级较慢等突出问题。”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推进“新工科”建设,就是要聚焦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面向产业前沿、对接重点产业链,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特色,推动产学研协同,充分利用关键核心技术科学研究成果,提升人才培养的服务针对性、创新靶向性。

《方案》明确,要通过3—5年的努力,力争实现全省工科传统专业的重塑升级。面向产业前沿,对接重点产业链,着力打造50个左右产科教深度融合的特色优势新工科专业集群;构建500门左右新工科数字化核心课程,培育100位左右新工科智慧教学名师,打造300部左右新工科新形态教材,建设50个左右基于新一代技术融入的新工科实践基地,培养一大批新工科融合创新型学生,形成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产出一批体现新工科导向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创新成果,推动普通本科高校专业、课程、教材、教师、管理和生态“六位一体”纵深变革,加快构建全方位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体系。

“新工科”服务哪些产业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聚焦“十大战略”实施和现代化河南建设,将围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优势主导产业做优做强,生物医药、新能源及网联汽车、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发展,量子信息、氢能与储能、类脑智能等未来产业谋篇布局,特别是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7个先进制造业集群的28个重点产业链,全面适应引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遴选300个左右省级“新工科”专业重塑升级专业点、带动1000个左右“新工科”专业全部实现重塑升级,着力打造面向战略支柱产业和新兴未来产业的特色优势“新工科”专业集群。

标签:

推荐

财富更多》

动态更多》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