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宏新利用热棒技术治理冻土 让路基永远保持冷冻状态

来源:科技日报

“感谢党给予我这么高的荣誉,我做的还远远不够。”说这话的是中圣科技(江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圣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宏新。不久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表彰名单公布,郭宏新名列其中。

从深居实验室的大学教授,到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国家重点人才工程B类高层次人才,再到一家年销售额超50亿元、员工达3000名的海外上市企业的掌舵人,对于郭宏新来说,这一路走来,身份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共产党员的本色一如既往——秉持着为社会解决问题的初心、推动科技创新。

创业推动成果转化

1983年从高校毕业后,郭宏新进入南京化工学院热管实验室工作。凭借着扎实的业务基础和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在院工作期间,他获得了4项国家专利,并在32岁那年担任国家热管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副主任。

一路顺风顺水的郭宏新,心里却一直有个“疙瘩”:那时国内的热管市场差不多被价格昂贵的进口产品全部垄断,几乎看不到国产热管的踪迹。

“既然学院有那么多先进的热管技术,为什么我们不能生产自己的热管产品,反而让外国公司赚我们的钱呢?”经过一番思索,郭宏新决定创业,自己办公司完成科技成果转化。

初创时期,公司员工仅7人,第一个客户是某石化企业,该企业当时正准备购买能减少原料传输损耗的进口隔冷管托。郭宏新和同事们共同攻关,半年后,该石化企业如愿买到满意的产品,且只花费了购买进口产品1/3的钱。

一炮打响后,郭宏新又带领研发团队承担了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委托的多项重大装备国产化研究项目,制定了4项国家标准,将装备换热效率提高30%以上,显著提升了节能效果,打破了国外在同类技术上的长期垄断。此外,相关产品先后出口到德国、美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多家世界500强企业。

利用热棒技术治理冻土

2002年11月,郭宏新在看电视时,看到原铁道部副部长孙永福在谈冻土问题。

孙永福说,青藏铁路建设面临三大难题:高寒、缺氧和冻土,尤其以冻土问题最难解决。冬天水冻成冰使得地面上拱,夏天冰又化成水四处流动,导致建于冻土之上的铁路路基扭曲变形引发灾难,这也成为40多年来一直困扰中国科学家和青藏铁路建设者的重大技术难题。

“当晚,我一遍遍查阅相关科研资料,对可行较高的方案反复推敲、论证,并连夜给孙部长写信,提出利用热棒技术治理冻土的设想。”郭宏新说,作为党员、企业家,为国家解决问题,是他应尽的责任。

相关人员对郭宏新的建议给予高度重视,为此还成立了“中科院南京冻土工程研究中心”。郭宏新带领科技人员经过研究、试制并在青藏高原野外冻土区进行野外现场测试,终于研制开发出了专利技术产品“带中心测温管的低温热棒”。这种热棒冬季可将铁轨下冻土层的“冷气”带到地表土层,使土层保持冷冻状态不松软,夏季则可把蕴含在冻土层中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它相当于一个“空调”,让路基永远保持冷冻状态。该技术避免了地表开挖,使可可西里无人区的原生态地貌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同时,其埋设成本低,比以桥代路方案节省投资金额10多亿元。

该技术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相关专家和青藏铁路专家组的充分肯定,被指定为青藏铁路冻害处理的唯一技术储备。随后,中圣科技又受原铁道部委托牵头制定了青藏铁路治理冻土低温热棒技术标准。

和“有毒”火炬“死磕”

化工企业的火炬,曾经被视为现代工业的标志,可一旦火炬排放的有毒废气燃烧不充分,将会对空气和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这个问题也困扰着郭宏新,他决定带领技术专家和“有毒”火炬“死磕”。“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研发了‘水封’系统,利用水压‘封’住废气,再设计一个气柜专门接收气体,回收的气体可作为锅炉燃料,一举两得。”郭宏新说,该系统在中石化、中石油等企业得到广泛应用,并出口到巴基斯坦、马来西亚等国。

同时,针对国家提出的全部淘汰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燃煤小锅炉的目标,郭宏新打造了能源岛项目,采取集中供热、供汽形式来取代小锅炉。目前,该公司已在广东、山东、福建等地的经济园区建设投产了10多个能源岛项目,累计关停600余台高污染、高能耗中小锅炉,每年减少尘、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排放超6万吨。

在创业发展之余,郭宏新也在不断思考:做企业的目的是什么?“企业经营得再好,也不能忘了自己的党员身份,不能光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更要将社会责任扛在肩上。”他说。

推荐

热点更多》

关闭

快讯更多》

财富